- 郭凯丰;吕莹莹;王颖;郭黎利;
广义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GFDM)技术作为新的多载波技术,凭借其子载波非正交性、时频资源的灵活性等特点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抵抗空空数据链中目标高速移动导致的多普勒频移,首次将GFDM技术引入空空数据链中,对空空数据链下GFDM系统的多普勒进行性能分析,对比特出错概率(Bit Error Ratio,BER)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GFDM技术有对抗多普勒频偏的能力。
2020年03期 v.50;No.370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育瑜;赵磊;郭文彬;彭涛;王文博;
针对无线电监测数据未规范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海量无线电监测数据的分析思路,利用盲信号识别等方式,构建了结构化无线电监测数据知识库。可以去除无线电监测所产生的冗余信息,使无线电监测数据的存储更高效,并进一步实现智能可视化的无线电监测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完备的无线电监测知识库下,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无线电监测平台能够实现盲信号的准确识别。
2020年03期 v.50;No.370 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9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魏荣耀;鲍士兼;赵成林;许方敏;
针对真实视频流中的噪点、不可控的光照、人脸角度的偏转和面部遮挡及连续的人脸移动对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很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卡尔曼滤波器与三级级联多任务级联卷积网络(MTCNN)深度学习网络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假设视频中人脸的运动是线性运动,通过卡尔曼滤波器预测下一帧中人脸中心点的位置,根据预测中心点位置向MTCNN网络提供下一帧推荐的检测区域,在下一帧中输入推荐区域,利用MTCNN的R-net和O-net进行再检测。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相比原算法和其他算法在加噪情况下,保持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检测速率。
2020年03期 v.50;No.370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龙斌;杨俊武;陈绍军;丁宏义;
在一箭多星发射的上升段测控中,通常情况下扩频信号的码间多址干扰对测控影响为主要因素。通过对双星、三星及六星上升段测控的实例分析,分析了卫星天线角对码间多址干扰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降低上升段码间多址干扰的应对措施。面对未来高密度的发射任务,开展码间多址干扰分析,对地面高质量测控支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020年03期 v.50;No.370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亮;叶红军;郎兴康;
新一代GPS Ⅲ卫星相较于前期的旧体制卫星,不仅在定位精度、抗干扰能力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得到加强,而且L1频点的信号分量构成也更加复杂,增加了新的民用信号L1C。考虑到新体制信号分量数目的增加和信号调制复用方式的逐渐复杂,针对GPS Ⅲ卫星的信号复用方式有必要进行相应研究。信号播发过程中的功率占比和相位关系会受到信号调制复用方式的选取和组合的影响,并且在不同调制复用方式星座点的分布上,卫星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也会影响到不同信号星座点对应的信号幅值。利用低失真的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和精细化的信号软件接收处理算法完成了对首颗GPS Ⅲ卫星经过中国上空时的信号采集工作,并对其信号的调制方式、分量组成和复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处理,通过与上一代GPSⅡ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新体制的GPS Ⅲ信号除了在原有L1频点上增加了L1C外,L1,L2信号也不再采用传统的恒包络复用方式,且内部各信号分量的功率占比也有所改变。
2020年03期 v.50;No.370 20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2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竹新;王伟东;王旭康;
光学遥感卫星的辐射定标是卫星数据定量化应用的前提条件,针对静止轨道大面阵光学载荷成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时-分视场成像的在轨相对辐射定标方法。选取合适的亮、暗均匀场地,通过卫星姿态机动完成整个视场的定标,得到所有探元在轨相对辐射定标系数,可有效解决现有场地难以覆盖卫星视场而带来的在轨相对辐射定标难题。
2020年03期 v.50;No.370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奉帅;王华青;董仁智;王晔;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精确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可以减少接收机从信号捕获到信号跟踪的时间,很大地提升了导航接收机的性能。针对导航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估计,在修正差分组合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差分的多普勒频率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估计载频就能够直接估算出多普勒频率,在不增加搜索空间的前提下,明显提升了多普勒频率的估计精度。
2020年03期 v.50;No.370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洪力;刘安斐;窦晓晶;刘京;
随着导航战的推进,卫星导航系统面临严峻的电磁干扰问题。地面站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导航业务的运行管理,其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是制约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综合考虑满足卫星导航RDSS业务和RNSS业务干扰监测与定位需求基础上,对地面站干扰监测与定位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RDSS入站干扰监测与定位分系统、RNSS地面站场区干扰监测与定位分系统设计,实现了RDSS业务入站信号和地面站场区附近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监测与定位,解决了系统无干扰监测与定位手段的问题,为干扰源排查与消除提供了有效支撑,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确保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3期 v.50;No.370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8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亮;李超;师鹏宇;展昕;
导航系统组合处理有利于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普通组合处理采用将不同系统的误差方程来联合求解,计算相对容易,但是会受到卫星几何分布和外部观测条件的影响。针对普通组合处理方法的缺点,改进组合处理方法利用了不同导航系统时差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波动不是很大且比较稳定的特点,对导航系统时差进行了建模平滑处理,再利用得到的导航系统时差进行组合导航定位处理,并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BDS/GPS组合导航定位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组合定位的精度及稳定性,尤其在各种恶劣条件,如卫星接收数减少的情况下可继续提供定位服务,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可用性。
2020年03期 v.50;No.370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鲁振兴;尹伟;洪永彬;
针对双基地噪声雷达直达波和近距离强杂波严重影响远距离微弱目标检测的问题,对直达波和杂波干扰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LMS自适应时域干扰抑制算法在双基地噪声雷达中的直达波干扰抑制性能。针对雷达参考信号时域强相关情况下算法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型预测的联合过程估计对消算法,通过对参考信号进行去相关处理,降低LMS类型算法输入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散布,提高了收敛速度。通过仿真对干扰抑制算法进行了收敛过程分析和性能验证。
2020年03期 v.50;No.370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彪;万亚淳;孙超军;
针对强干扰环境下,雷达不能进行正确的目标检测、不能稳定跟踪目标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边扫描边跟踪(Track-While-Scan,TWS)系统的三坐标雷达的干扰源跟踪实现方法。根据雷达扇区分区处理原则,完成干扰航迹的跟踪处理,主要包括航迹预测、航点相关及航迹滤波处理;同时,根据主通道和辅助通道接收到的回波功率,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提高干扰源测角精度。经试验验证,该方法能稳定地跟踪干扰源且跟踪精度较高。
2020年03期 v.50;No.370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1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牛传峰;张晓冲;李增科;
针对卫星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L/S波段宽带圆极化背腔印刷板微带振子阵列天线,由5个切边矩形微带贴片振子辐射单元组成,可实现左右旋双圆极化辐射,又可形成差波束信号用于跟踪。通过对矩形微带贴片、背腔大小以及布阵间距进行结构调整得到一种新型宽带圆极化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工作频段为1.3~2.4 GHz,在通带内轴比参数AR<2,绝对带宽达到1.1 GHz,相对带宽达到59.5%。实现宽带工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将其作为反射面天线的馈源,使天线具有很高的增益和效率。
2020年03期 v.50;No.370 24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8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据SPACENEWS网站报道,美国空军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发布了一份新主题清单,供企业提交提案参考。下一轮SBIR投标的愿望清单上是用于远离地球同步轨道、接近月球轨道行动的技术。2019年12月10日,美空军技术加速器(AFWERX)项目发布了SBIR的招标公告,"地-月空间行动"是其中三个太空重点领域之一。完整清单包括19个主题。AFWERX预征询书称,随着地球同步轨道以外的空间变得更加拥挤和竞争愈发激烈,美空军扩展其空间域感知责任中包含这一新体制非常重要。美空军正在寻求商业创新,以支持未来地-月行动的空间域感知。美空军需要的具体项目包括:从月球表面提供空间域感知的有效载荷;用于天基空间域感知的轻型传感器;以及地-月空间轨道确定和目录维护方法。另外,美空军还对为地-月空间行动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解决方案的概念、地月轨道可视化以及实现地-月空间地基空间域感知的概念很感兴趣。
2020年03期 v.50;No.370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结合实际情况,编辑部及时发布《延期复工公告》,同时以邮件、电话、微信及在线采编系统等网络办公的方式处理相关稿件的编辑工作,并将优秀文章及时推送至微信公众号供交流学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体编辑部成员统一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要求,切实把行动落到实处。让我们坚定信心,科学防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03期 v.50;No.370 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正>为研讨和交流国内外遥感、遥测、遥控(以下简称"三遥")、导航及其综合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拟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结束后择期举办"第十七届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年会"(详见会议通知),并出版论文集。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卫星导航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欢迎长期关心、支持"三遥"分会发展和工作的各界领导、专家以及从事本领域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应用与管理的专家、学者、博(硕)士研究生踊跃撰稿。现将有关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2020年03期 v.50;No.370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