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君毅;杨义先;
基于对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扩展自私行为建立性能分析模型和检测模型的研究目的,研究了NAV扩展自私行为,针对自私节点在相邻2次成功发送之间的回退次数分布,建立了NAV扩展自私行为性能分析模型;通过统计网络中节点在信道开始空闲后不同时刻间隔开始发送的概率,建立了发现NAV扩展自私行为的检测模型;通过测量在自私节点发送结束开始计时,计算正常节点最早发送时刻与自私节点最早发送时刻的差值,估计自私节点采用的NAV扩展参数;利用网络模拟器软件(Network Simulator 2,NS2)网络模拟的方法验证了分析模型和检测模型的准确性。
2012年11期 v.42;No.28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闫鲁生;赵喻;
为了研究网管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介绍了几种系统可靠性基本模型、特点和使用的系统,提出了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方法和原则,并进行了案例研究。针对特定通信网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构建了该网络管理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依据研制合同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要求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给出了满足研制总要求的可靠性指标分配结果,解决了网管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关键技术。
2012年11期 v.42;No.282 4-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凯;
节点部署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问题之一,关系到网络的感知范围和信息传输服务质量。现有的部署算法需要额外探测和修复边界上的覆盖空洞,从而增加了网络部署的成本而且使得节点分布不均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节点部署方案,首先进行边界部署,以保证边界上的完全覆盖和连通;然后在感应区域内生成一个新的凸多边形区域,在此新区域上再递归调用边界部署算法,直到整个感应区域被完全覆盖。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部署节点个数和可扩展性方面均优于已有的部署方案。
2012年11期 v.42;No.282 7-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刚;杨立波;祝明波;李相平;
由于导弹攻击的目标在航线前方,弹载SAR需具备大斜视成像能力。针对大斜视状态下回波数据方位向和距离向严重耦合、弹载SAR平台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SPECAN)算法的弹载SAR大斜视成像算法。通过在方位时域进行距离走动校正,降低了回波方位向和距离向的耦合;通过二维时域中方位向的SPECAN处理和方位向FFT,获得SAR成像结果。算法处理流程简单,是一种实时性高的中等分辨率成像算法,适合应用于弹载SAR大斜视成像。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012年11期 v.42;No.28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艳岭;张健全;王国波;
为了减小雨衰对Ka频段的影响,通过分析Ka频段雨衰和信号频率的关系以及Turbo码在不同天气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抗雨衰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模型。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自适应地提高码重和控制信号频率,提高了系统在中高信噪比时的抗雨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4~10-5时,其性能可提高3 dB左右。
2012年11期 v.42;No.28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李辉;李俊山;李钊;胡双演;耿志;
为了便于解决气动退化图像因图像模糊退化不易进行复原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气动退化红外图像的边缘定位算法。首先对退化图像进行基于像素疑似度的去噪预处理;然后使用Canny算子进行了边缘定位,进而对边缘区域进行了边缘修复和滤波处理。通过对多组气动退化图像的仿真实验及与多种边缘检测算法的对比分析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边缘定位能力,较好地去除了气动退化图像模糊的问题,图像质量得以恢复,同时算法复杂度较低。
2012年11期 v.42;No.28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王四红;王磊;董石磊;
Link16数据链信号采用了一种混合扩频通信方式,具有较强的反侦察和抗干扰性能。通过分析该通信信号结构和射频调制技术,提出了信号的载频、码速率和扩频序列等关键参数的估计方法,分别设计了用于估计Link16数据链信号载频、码速率和对信号扩频序列估计的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参数计算法可以为后续的信号检测时的增加样本数量提供理论基础。
2012年11期 v.42;No.282 20-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8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慕娟;杜超本;易洲;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通过小波估计被噪声污染遥感图像的噪声强弱,根据噪声的强弱以及NSCT的分解特点及系数所在邻域的特性,给出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自适应阈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小波硬阈值、Contourlet硬阈值和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硬阈值去噪方法比较,该方法在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的同时也减少了Gibbs现象,图像视觉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2012年11期 v.42;No.28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付刚;侯孝民;郑海昕;李冠霖;唐晓婧;
针对PCM/FM系统中多数同步方法都需要在接收端添加额外的软件代价比较大的特点,基于多符号检测(MSD)的PCM/FM信号软件化解调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MSD的迟早门载波同步和升降频码同步方法。利用MSD自身的优势,就地取材,简单地对本地时延和频偏进行加减即可达到同步要求。详细研究了低信噪比环境下,可变步长的时频同步方法,仿真了几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在系统代价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同步的快速实现。
2012年11期 v.42;No.28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范建业;高山红;康士峰;郭相明;
蒸发波导是海洋大气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其影响,电磁波的传播轨迹会显著改变。针对蒸发波导的探测,提出了利用岸基铁塔气象梯度仪进行蒸发波导探测法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同时与蒸发波导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表明梯度仪是蒸发波导探测的有效手段,对波导模型的修正和蒸发波导条件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2年11期 v.42;No.282 32-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张德;
在车载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中,为了隔离天线载体姿态变化对天线指向的扰动,天线伺服环路常采用陀螺稳定外套自跟踪环路和引导位置环路的多环路设计。对于采用A-E轴系座架卫星通信动中通天线,天线座A轴的运动与天线指向在H面的运动之间存在一个正割关系,因此在环路设计时需要进行正割补偿。通过传递函数结构图分析,详细论述了在不同位置引入正割补偿对伺服环路的影响,确定了正割补偿设置方案。
2012年11期 v.42;No.28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领飞;秦顺友;
用传统反射面紧缩场法测量太赫兹高增益天线,要求紧缩场的反射面表面加工精度小于百分之一波长,不易制造,且非常昂贵。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易于构建的基于全息紧缩场测量技术,简述了全息紧缩场天线测量原理,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物理光学法对全息紧缩场进行电磁场数值计算,并设计仿真了频率为310 GHz的全息紧缩场,所生成的静区幅度波动小于1 dB,相位波动小于10°,能够达到紧缩场测试的要求。
2012年11期 v.42;No.282 37-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石国超;纪学军;
针对具有低损耗、高隔离度性能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开关,介绍了串联DC式和并联电容式的开关结构模型,并对并联电容式MEMS开关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模型和制造工艺流程进行了描述,利用其模型研究了开关的微波传输性能,设计了一款电容耦合式开关并进行了仿真。由仿真结果可得,开关"开态"时的插入损耗在40 GHz以内优于-0.3 dB;开关"关态"时的隔离度在20~40 GHz相对较宽的频带内优于-20 dB。
2012年11期 v.42;No.28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景忠;王俊芳;于立佳;王立莹;
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技术是一种在以太网上同时传输数据信号和直流电源的方法,促进了低功耗网络设备的应用。阐述了符合IEEE 802.3af标准的以太网供电技术的特点,详细介绍了采用PoE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供电过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于MAX5945的以太网供电设备和基于MAX5941的以太网受电设备的设计。所给出的理论和方法都通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12年11期 v.42;No.28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41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刘丽哲;
针对散射信道测试的必要性,设计了能够自动存储测试数据、达到无人值守状态的新型散射信道测试机。介绍了测试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详细剖析了基于Nios II的SD卡存储技术和载波频率校准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给出了新型散射信道测试机的性能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新型散射信道测试机测试精度高、检测能力强,自动存储功能稳定可靠。
2012年11期 v.42;No.28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家佺;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信号的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较高,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由于PTS基本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采用适当的分割方法降低其计算复杂度。在分析了相邻、随机、交织分割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随机分割和交织分割相结合的随机交织分割方法,并仿真验证了在不同的分组数条件下这4种分割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分割方法均能有效的降低系统的PAPR,实际使用时需考虑各种方法的计算复杂度。
2012年11期 v.42;No.28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钊;李建军;董巍巍;陈霞;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故障诊断信息录入技术。建立了故障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按照顶结点—子结点—兄弟结点的顺序,将故障信息依次按照规则录入数据库,以便实现故障信息的更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率。该技术解决了以往在基于故障树的故障诊断过程中故障信息录入数据库时出现的效率低和繁琐的问题。
2012年11期 v.42;No.282 55-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宗恕;冯晓东;
频谱移动的目的是使网络状态变化尽可能快地平滑进行,以确保频谱切换中对通信性能的影响最小。采用基于协作检测的协同频谱感知方法,研究频谱移动的策略,分析频谱池容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合适的跨层策略,减小切换延迟,最小化频谱切换对各层的影响。
2012年11期 v.42;No.28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焦子朋;耿哲;周思玥;
针对杂波回波对连续波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ion,MTI)的基本原理,提出了MTI在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中的实现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该方法对高速目标与低速目标的不同影响及不同多间隔周期对MTI处理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可实现对杂波的抑制,明显改善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在杂波区域的性能,同时可减少对低速目标的损耗,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MTI在连续波雷达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012年11期 v.42;No.28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