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工程

RADIO ENGINEERING

随着5G大规模投入商用,世界正在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时代迈进。当前的无线网络已经接入海量通信设备、物联网设备及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6G时代,设备连接数也将大幅增多。根据《6G总体愿景白皮书(2021年6月)》,6G将充分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随时随地满足安全可靠的“人-机-物”无限连接需求。显然,6G网络将具有巨大规模、提供极致网络体验和支持多样化场景接入,实现面向全场景的泛在网络。6G需求中存在的网络接入者数量激增以及这个问题导致的对海量接收信息的处理、功耗损耗和信息安全性等不可忽视。因此,6G移动通信将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网络架构方案和应对海量数据传输的新型接入技术,为了推进现有无线通信技术向海量接入的智能无线通信的转变,特向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征集该方面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论文内容不涉密。

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此)

  • 人工智能辅助/增强无线通信技术,包括预测反馈信道状态、构建新型无线智能网络架构等
  • 无线人工智能数据集研究技术,包括定位、波束预测等
  • 智能6G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
  • 6G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6G智能绿色通信技术
  • 多址接入的无线通信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技术
  • Massive MIMO/RIS赋能的多址接入技术
  • 基于多址接入的无人机通信、卫星通信
  • 基于RSMA/共生多址接入的智能通信技术
  • 智能反射表面/反向散射/中继辅助的无线通信技术
  • 认知无线电技术
  • 基于多址接入的通感一体化技术
  • 新型多址接入的物理层安全和隐蔽通信技术
  • 无源器件(如RIS,反向散射等)通信基础理论与性能分析

?二、特邀策划人

李兴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主要从事新一代(5G及Beyond)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新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现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Systems Journal、IEEE Sensors Journal等多个国际期刊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李春国,博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会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IEEE计算智能学会南京分会主席、江苏省科技智库专家。主要从事网络通信与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华为重点研究基金等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三、重要日期。

征文截止日期:2024年5月31日

四、投稿指南

投稿邮箱(来稿请注明“面向6G海量接入的智能通信技术”):

编辑部:gch495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