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石家庄市第十一中学;
针对电磁对抗领域中电磁态势显示的需求及传统电磁传播模型计算速度慢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电磁场强计算及显示方法。将基于电磁波传播模型的辐射源空间电磁场强计算简化为基于粒子系统的图形计算及显示方法,针对辐射源工作参数及天线方向图数据生成OSG粒子模型,利用OSG引擎的高速计算及渲染能力,直接将计算结果渲染至二维/三维态势图中,实现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态势的实时显示。
108 | 2 | 11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邴丕浩,钟立俊,严少虎,等.基于Open MP的并行空间电磁分布计算[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5(2):76-77.
[2]张因奎.无线电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仿真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5:28-29.
[3]程勇新.3D引擎中大规模海面实时渲染及场景管理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7-10.
[4]郭佳.基于OSG的飞行仿真系统视景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沈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15-24.
[5]王彪,胡小梅,俞涛.基于粒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综述[J].装备制造技术,2012(8):118-120.
[6]鲁华杰,田云鹏.雷达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3):32-33.
[7]李文翔,熊庆国,左韬.无线信道衰落对移动自组网影响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6):32-33.
[8]费伟.基于ITU-R P.1546模型的监测站覆盖影响因素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6(6):50-52.
[9]芦伟东.基于ITU-RP.1546建议书的电波传播仿真研究[J].中国无线电,2014(9):60-61.
[10]王康,刘莉,杜小菁.天线方向图在GPS仿真实验中的应用[J].系统仿真学报,2010(4):1 079-1 080.
[11]赵敬红.基于Open Scene Graph的大地形可视化方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12-14.
[12]徐向前,洪佩琳,薛开平.基于地理极坐标网格的6Lo WPAN网络寻址策略[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3):438-438.
[13]汪继文,张妍妍,陆和军.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系统的烟花模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4):9 805-9 807.
[14]王敏.CDMA2000网络接入性能优化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13-16.
[15]温丹昊,马敏,刘志高.相控阵雷达波束调度中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25-26.
[16]毕硕本,曾晓文,潘秋羽,等.基于粒子系统的卫星云图三维仿真与简化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4(11):2 631-2 633.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O441.4
引用信息:
[1]马飞,鹿川,张庆伟.基于粒子系统的电磁场强分布计算方法[J].无线电工程,2017,47(04):53-57.
基金信息:
河北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1404032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