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天地一体化网络具备对遥感卫星实施全球实时测控和数传的能力,能够大幅改善卫星遥感系统效能严重受限于地面站资源的现状,极大地提高了卫星遥感系统的效能。基于上述思想,设计了一个具有基本接入和联通能力的通信星座,并对该星座的地面站接入能力和遥感卫星接入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针对用户关心的点目标应急观测、区域目标应急覆盖和移动目标持续跟踪3类任务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量化说明天地一体化网络对卫星遥感系统效能的提升。
638 | 0 | 1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 张伟.一种提升高分系列卫星测控能力的方法研究[C]//第十一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2015:334-339.
[2] 彭会湘,陈金勇,杨斌,等.6G通信时代的卫星遥感系统展望[J].无线电工程,2020,50(7):523-529.
[3] 王无敌,周志鑫,李湘,等.一种解决多星遥感地面接收资源冲突及优化的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33(6):1299-1304.
[4] 陈亮,余少华.6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初探[J].光通信研究,2019(4):1-8.
[5] 吴勇毅.6G:未来国之重器全球抢占的战略制高点[J].通信世界,2019(31):39-40.
[6] 张博文,林君.6G移动通信的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J].河南科技,2019(29):37-38.
[7] 孙晨华.天基传输网络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思考[J].无线电工程,2017,47(1):1-6.
[8] 李凤华,殷丽华,吴巍,等.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通信学报,2016,37(11):156-168.
[9] 闵士权.我国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络构想[J].卫星应用,2016(1):27-37.
[10] 王俊,杨进佩,梁维泰,等.天地一体化网络信息体系构建设想[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6,7(4):59-65.
[11] 李贺武,吴茜,徐恪,等.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进展与趋势[J].科技导报,2016,34(14):95-106.
[12] 刘晓东,王鹏,林元,等.敏捷卫星对目标访问信息的计算方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42(5):23-26.
[13] 张晓,李遂贤.一种面向应用主题的多源遥感卫星需求建模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6):120-124.
[14] 杨正磊,张海威,王瑞花,等.应急条件下星地资源综合运用模式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7,26(1):6-11.
[15] 张忠山,谭跃进,义余江,等.基于资源预留的成像卫星鲁棒性任务规划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36(6):1544-1554.
[16] 陈金勇.航天对地观测运行机制与快速响应系统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7,47(2):1-6.
[17] 兰友国,彭海龙,谢春华,等.多遥感卫星多地面站运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C]//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杭州:[s.n.],2010:32.
[18] 何永明,陈英武,邢立宁,等.面向新型成像卫星自主任务规划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7,39(4):806-813.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TN927.2
引用信息:
[1]王俊蕊,彭会湘.基于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卫星遥感系统效能仿真[J].无线电工程,2022,52(06):961-970.
基金信息:
国家部委基金资助项目~~